作為一款國民產品,微信無疑是成功的,成功案例難以復制,但思維可以學習借鑒。
圖片來源:行者慎思
由功能迭代與用戶增長等維度來看,微信發展可大致劃分為四個主要階段:
功能以文字、圖片信息發送為主,用戶活躍度低;
語音功能開發后,迎來第一波用戶增長。
通過“匹配通訊錄”、“附近的人”、“漂流瓶”、“搖一搖”、“分享二維碼”等功能開發熟人社交與陌生人社交;
旨在加大流量導入力度,增加用戶數量。
V4.0~V4.5 開通朋友圈、視頻通話、實時對講等功能拓展社交場景;
在聊天場景內增加“社區功能”(即朋友圈)是一大創新嘗試,有利于為微信好友間創建社交結點,提供社交話題,增進用戶活躍度和留存度。
微信的商業化具體體現在開發公眾號、游戲中心、微信支付、表情商店、微信SEO、微信紅包等功能上;
在功能更迭上注重用戶體驗的保證。
1)定位精準(瞄向白領、高端人士),與手機QQ定位形成差異化。具體表現:從取名到app內部設計,沒有寵著年輕人時常更換應用皮膚風;
2)微信團隊人才優秀、密集、有亮點,團隊精干且在相對穩定;
3)微信注重簡潔性,團隊以工匠心打造“藝術品”;
4)競爭對手如米聊等因功能更迭不當導致市場失利;與微博爭奪戰中通過其核心“關系鏈”、“熟人社交”和“私密性”等產品設計中突出差異性;通過增加“社區功能”(朋友圈)的舉措雖然冒險,但是最終促進現有用戶的促活與留存等。
根據上述的講座內容,我們來歸納下微信團隊 4 個重要的產品與運營思維,并簡析類似案例。
程序員思維設計大約有兩點:一是本質性優化,微信的功能更迭并不是簡單提供界面個性化等,而是在于本質性的優化,設置戰略埋點;二是“能用規則解決的問題就不動用運營”。
微信團隊在訂閱號內容的管理和審核、輿情管理、不良內容清理等問題上堅持“契約精神”,按照規則辦事,盡可能地減少人工干預與運營成本。
在產品發展初期,圍繞著“人性”更迭功能與運營產品,促進用戶量增長。同時在產品發展期,注重保持核心功能,增加的輔助功能是為了用戶的更好體驗。
例如微信運動、QQ郵箱等功能都是通過插件化、公眾號等形式加入微信當中,實現“平時不打擾你,必要時幫助你”的功效。同時,對于第三方鏈接實行了一定的限制,不希望給用戶“被打斷”、“被營銷”的糟糕體驗,增加了部分網頁鏈接跳轉環節等。
微信由2011年起步至今,從聊天軟件發展到一個以聊天為核心、輔以社區互動、閱讀空間、支付、閱讀功能的超級app社區平臺。
期間微信團隊結合用戶調性、創新地延伸了“郵箱功能”以及進行有選擇的摒棄與模仿,做了較好的“本地化”與“差異化”改善,這些都是創新的體現。
發展不忘工匠心,以雕琢“藝術品”的心態去做產品,有所為而有所不為,在保障用戶體驗的基礎上,圍繞著為用戶提供服務的思路推進商業化,這是難能可貴的工匠心。
每一個成功的產品都是要經得住市場的考驗的,微信的成功是偶然也是必然。
來自:庖丁開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