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創聲明:本文為作者原創,未經允許不得轉載,經授權轉載需注明作者和出處
“微信小程序”這個名字已經出來一段時間了,我們一般在面對一個新名詞出現的時候都會這么做:
對,我們一般都會先找百度,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將此名詞“微信小程序”作為關鍵詞拋給百度檢索的話,已經出現了2,000,000+的收錄量了。
嗯,這個量確實蠻大的。要知道這個關鍵詞的收錄量在內測之前,也就是2016年9月21日之前的收錄量是零。
那么問題來了,百度“眼里的”微信小程序是什么樣的呢?
百度的檢索列表里充斥了點擊量爆表的“媒體”報道以及永遠高高在上的藍V廣告,以至于經常有人迷失在“微信小程序在哪里進?”“官網是什么?”這樣的問題里。
所以這里百度收錄的內容并不能說明什么。
那么就得從百度自家的產品來看了,最能說明問題的,當然是“百度百科”了。對,它是一個“網絡百科全書平臺”。
在百度百科里,有通過審核的詞條,內容如下:
微信小程序,簡稱CX,是一種不需要下載安裝即可使用的應用,它實現了應用“觸手可及”的夢想,用戶掃一掃或搜一下即可打開應用。
小程序處于內測階段。全面開放申請后,主體類型為個人、企業、政府、媒體或其他組織的開發者,均可申請注冊小程序。小程序、訂閱號、服務號、企業號是并行的體系。
這里百度給了微信小程序一個簡稱“CX”,其實我對此一直是好奇的。之前在微信小程序俱樂部里,也有討論過這個。小程序的框架名字官方已有給出,簡稱MINA(MINA IS NOT APP),但是其實就微信小程序簡稱啥,其實尚未給出,我們之前猜測過wxapp。也因為此社區的域名是wxappclub。那么這就奇怪了,為什么百度百科里要把微信小程序簡稱為”CX”呢?然后ghostsf就去看了下該詞條的編輯者,且看圖:
對,從這貨的ID就可以看到一絲陰謀的味道了。顯然這不是騰訊官方更新的但是確實百度審核的。而且這貨的ID是有意義的,雖然中間用了“_”來做混淆(其實是來提醒的吧),但是明顯是有企圖的。這是一個域名,而且是一個品相很好的域名(單數字域名),域名后綴.cx,這就有意思了。跟百度百科里描述的簡稱”CX”是相呼應的。某種程度上是在炒作cx的域名(事實上貌似達到了TA的目的)。因為我已經檢索到了相關軟文,“引爆.cx域名”,“XXX大量啟用cx域名”,諸如此類。= =,不信你自己可以去看,趁熱買個cx域名。
分析到這,可以想見,百度并不關心微信小程序(至少百度百科沒關心),同理,微信小程序也沒有關心百度(至少沒有關心百度百科)。百度百科這樣一個被稱作“網絡百科全書平臺”的平臺,卻沒有被“正兒八經”地使用,是不是有“誤人子弟”之嫌?巨頭之間的微妙關系,一葉知秋。
再從另外一個百度產品來分析,這個產品當然就是跟微信小程序很接近的百度輕應用了。
看到百度百科內容的豐富度也知道誰是親兒子了。字里行間可以看到實質的客觀描述已經被扭曲得像廣告詞一樣了。那么關于兩者的區別和對比,我這里就不贅述了,大家自有判斷。
從一些細節的地方可以粗略得出結論,百度只認識百度輕應用,對微信小程序將會“視而不見”。
百度尚且如此,那其他同行呢?且不談已經被揣度爛了的appstore問題以及其他,還有技術方面的問題(其實早就被嚼爛了的東西)。這里引用下v2ex上的一篇帖子,作為說明。當然這邊的“同行”,意指的面其實還是很廣的,廣到什么程度,就需要大家去發現和思考了,或者等待時間的考驗吧。
By ghostsf,也許是為了完成一個不相關的任務。